——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西安早晚高峰道路堵塞之嚴重,讓一些家長朋友苦惱不堪,因為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是他們每天的必修課。有朋友疑惑道,美國的孩子常有校車接送,中國怎么就沒有校車文化呢?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輿情研究所副所長何輝認為,有三個主要因素制約了中國校車的普遍使用。第一就是缺乏堅實的需求基礎。很多中國家長過度保護 孩子,寧可自己勞累一些,也要親自接送孩子。使得學校對校車的需求不足;第二,缺乏運營方面的有利條件。不少地方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很多小朋友沒能就近入學,居住地相對學校比較分散,導致高效率的校車運營難度極大;第三,校車使用與管理不規范。不少學校接送學生的車輛安全質量良莠不齊,家長很難放心,學校也不愿承擔校車運營的成本與安全風險。盡管我國出臺了首部專門規范小學生校車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但要在中國培育起成熟的校車文化,還遠遠不夠。
相比之下,美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經常可以在美國影視劇里看到,大部分孩子都乘校車上下學,電影《阿甘正傳》里,小阿甘也是乘坐校車去上學的。美國學校普遍使用校車,不僅解決了孩子們的上下學問題,也培養了他們的自立精神和社交能力。值得強調的是,美國校車文化的形成,是有其堅實的制度基礎的。在美國,黃色為主、黑色為輔的校車具有很大的“特權”,比如,當校車司機用停車牌示意校車停車上下學生時,后面及迎面的車都必須停下來;如果有車因為校車旁邊沒有車而繞行,也是違規的。美國政府還對校車生產進行了嚴格管制,要求出廠校車從零件到整車,各方面都要達到嚴格的安全水平。因此,在美國,校車的事故率要遠遠低于其他車輛。可以說,美國通過《全國交通與機動車安全法》、《校車安全修正案》等諸多管理法規,為校車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美國校車文化的背后,蘊藏著與自我克制精神相交融的平等觀念、公平觀念。對校車施加的各種制度性保護,體現了整個美國社會對孩子的愛護,對弱勢群體生命尊嚴的尊重。孩子相對成年人是弱者,自我安全保護能力較差。美國校車的“特權”實際上是通過約束成人的行為來建立不同年齡的人在安全方面的平等,對校車質量與安全標準的高要求,亦具類似之功能。校車,也使富人家的孩子與普通家庭的孩子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交通環境中,從而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更加平等的成長氛圍。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保護,美國社會也愿意犧牲局部效率。用經濟學的語言說,對校車的停讓,是整個美國社會為了實現對孩子們的公平而犧牲了局部效率。正是這種局部效率的犧牲,從一個方面增進了孩子們與全社會的福祉,也增加了使交通環境變得有序禮讓的文化因素。
當然,美國校車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中國若想創造出優秀的校車文化,同樣需要逐步完善相關的制度建設、也需要全社會逐漸樹立真正的平等觀念,并且還需要人們有為了公平而犧牲局部效率的精神。當信任校車、尊重校車成為每個人的習慣,這一習慣便成長為一種社會性美德,進而方能形成滋養校車文化的巨大力量。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