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私人電動車的補貼,一直存在爭議,近年加州的零排放法案陸續被馬里蘭、馬薩諸塞,新澤西、紐約在內的多個州所采納,按照規定,在該州的汽車銷售企業,必須使零排放汽車的銷量達到逐年上升的一定比例。例如在2018年占到4.5%,2019年占到7%,2025年達到22%,零排放車型,包括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等,但是各型減排效果不同,積分系數不同,沒有達到積分的企業,必須向監管部門支付罰款,或者向其他公司購買積分,零排放汽車法案的政策思路很值得借鑒。
第一,這是高排放與零排放或少排放汽車之間的交叉補貼,與碳交易的原則相一致,比財政補貼更具合理性。
二是,可以減輕財政壓力,消除對富人進行補貼的質疑,政策具有可持續性。
三是,釋放政府長期致力于汽車動力電動化的強烈信號,體現了有保有壓,具有很強的倒逼和激勵導向,將促使廠商與政府合作,實現目標。
第四,要理性認識替代性技術的發展過程,兩種選擇兩種結果。
從產業發展的歷史看,重大技術突破到形成有經濟價值的主流產品,一般要經過十年,甚至三十年,比如復印機用了11年,電視機用了22年,平板顯示器則從60年代開始研發,直至40年后才成為市場主流產品。電動車的研發工作起步更加較劣,而至今才見曙光,但是要使它成為主流產品,還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蘊育過程,如果電動車不是放在國家和企業戰略的基點,很難承受這樣漫長的過程,搞不好就會半途而廢。
新興產業進入蘊育期,以知識產權為代表的跑馬圈地運動已經開始,專利標準規制等等都有陷入為準和路徑依賴的特征,一旦被他人搶先,你要另辟蹊徑,因此產業化的蘊育期是爭奪未來產業領導地位最重要的時期。現在的電動車,技術路線還有多種選擇,知識產權,技術專利的壁壘尚未形成,國際標準尚在制訂,商業模式有待開發,競爭格局還不十分明朗,這一切為技術追趕提供了機會,是后期者進入的最佳時點。
目前,對中國企業來說,面臨兩種選擇。
一種,是等國外企業產業化、市場化基本成熟,越過了風險期,我們跟進模仿,這樣做投入較少,風險較小,但是你勇敢也不能進入產業的領先地位;另一種選擇,是在選定了方向,以更大的支策和資金投入,加快后續研發,完善知識產權體系,制訂技術標準,探索符合國際的商業模式,在開放條件下,以我為主實現產業化,后一種做法需要較多的投入,冒較大的風險,還會遇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但是一旦成功,則改變全局,將會獲得先發效應。
上個世紀90年代,在通訊裝備由模擬技術向長動具有轉換的時候,在四家企業實現了重大突破,進而在無線通訊技術上實現了跨越,贏得了通訊轉背產業的主動權,而華為、中興則脫穎而出進入了全球產業的競爭前沿。今天,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汽車動力技術變軌是又一個時機的來臨,我就講這么一點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