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重重踩下了一腳“地板油”。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汽集團考察時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是首次來自最高層對汽車強國路徑的明確定調,同時“必由之路”論迅速引發汽車業內外強烈反響。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具體問題上,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最高領導層的明確表態,更超出業內預期,包括要求“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這都是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要害問題。
汽車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再次明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性選擇,并將有利于打破市場的最后壁壘,激發各種新能源汽車產品充分順應需求,打開廣闊市場空間。
定調汽車強國產業路徑
“這一說法最終確立了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突圍的基本路徑。”汽車分析師張志勇對記者表示,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過程中,一直存在爭論。而這一次是最高領導層完全明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方向。“既然是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車產業就不是可有可無,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承載起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的夢想。”
在中國已經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之后,汽車業主管部門開始醞釀一個汽車強國戰略規劃,并希望將之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而去年以來中國品牌汽車的持續下跌,再次凸顯了中國汽車業大而不強的空洞。以做強中國品牌為核心的汽車強國戰略需要更明確的產業路徑。
“中國汽車大的是市場,而不是產業。”張志勇指出,已經連續八個月出現市場份額下降的中國品牌汽車,正在陷入一場全面的危機。中國本土汽車產業正在由弱變得更弱。而這也是此次最高層再次明確鼓勵汽車自主品牌以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背景。
對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定位,此前業界曾有“彎道超車”論,認為中外汽車業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起點較為接近,因此將成為中國汽車業彎道超車的契機。但業內隨后也對盲目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熱潮進行反思,認為新能源汽車不可能單獨突圍,而必須根植于傳統汽車產業積淀。
激發多元化產品做大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具體問題上,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最高領導層的明確表態,更超出業內預期,包括要求“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這都是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要害問題。
為什么提出“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張志勇認為,這實際上是終結了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曠日持久的路線之爭。“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這也適用于發展新能源汽車。不管什么技術路線的產品,只要市場有需求就好。”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純電動汽車在公交、出租車等領域獲得更多推廣應用,而插電式混動力汽車正在私家車市場打開突破口。業內普遍認為,相對于受到續航里程限制的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普通混合動力車將獲得更快推廣。
這都反映出,新能源汽車需要更好突破固有思維,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打通“地方保護”最后一公里
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另一個癥結,是在于眾多周知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阻隔了市場競爭。而這種局面在最高層的強力推動下,可望徹底被打開。國內多個城市近期已經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引發新一輪推廣熱潮。但此時距離國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規劃出臺已經過去近兩年,距中央財政補貼方案出臺也已經過去不只半年,可見新能源汽車推廣在落實上的遲緩和地方阻力。
可喜的是,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經明確引進外地品牌新能源汽車參與市場競爭,上海甚至還對進口電動車開通上牌政策“綠色通道”,激活了市場的“鯰魚效應”。而這正是“用好用活政策”的要義所在。
此次最高領導層更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要“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張志勇認為,隨著技術逐步成熟,以及環保和國家能源安全等因素,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旦對傳統汽車形成補充和替代,將啟動巨大的發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順利破除地方保護,完全放開發展各種適應需求的產品,并完善配套設施,未來將能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中國汽車業,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此外,新能源汽車也可望開通稅收“綠色通道”。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正在積極研究鼓勵購置新能源汽車的車輛購置稅政策。這意味著下一步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望獲得稅收方面的政策鼓勵。科技部部長萬鋼上月曾表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電動汽車在稅收方面的改革,比如在進口關稅方面會有區別于傳統汽車的進口,但具體細則現在還在制定中。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