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油價下跌并不足以沖抵增高的其他成本。“近年來,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企業管理成本也在上漲,設備更新、倉庫擴建也需要投入,物流企業還面臨‘信息化’、‘現代化’等多種轉型升級的要求。”一位業內人士直言。
“多項增加成本的事情同時發生,業內稱之為‘八漲一跌’。”馬仁洪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單一油價下調并不意味著物流綜合成本的下降,也不代表全社會物流總成本會下降。
按照多家物流企業的說法,物流總成本主要由交通運輸、企業管理和倉儲費用三部分構 成。交通運輸占五成以上,其中又分人工費、路橋費、油耗費、車輛購置費、車輛運維費等,比起其他方面,油耗費在交通運輸中的占比并不是最大的。因此,油費 下調,其他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業難言輕松。
“單路橋費一項支出,就與燃油持平。”何中方表示,一輛4.2米卡車上一次城際高速路就需花七八十元的過路費。另據公開報道顯示,北京到福建的大貨車,一趟往返的路橋費就需9000元,占總成本32%。
倉儲設施方面的成本也在上漲。根據仲量聯行統計,過去十八個季度,中國高端倉庫租金持續上漲,目前平均收益率為5%~6%,遠高于商業地產的3%。
另一方面,物流企業的運作模式也決定了“油價下跌,企業感受并不明顯。”目前,僅有少數物流企業為直營,多數物流公司的車都是私人司機掛靠,物流公司每月支付給司機固定費用,節省下來的油價歸司機所有,與快遞行業相同。
一家涉足物流業務的大型快遞公司的西南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給掛靠在該企業的司機每月5000元薪酬,一年中油價起起伏伏,薪酬則相對固定。
“除非油價跌破公司心理底線,否則一年簽訂的合同不會輕易改變。”上述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也就那么一點利潤,不足掛齒。”
企業需尋新利潤點
無論是每月省下300元油費“喘口氣”,又或是區區小利“不足掛齒”,不可否認的是油價下跌為物流企業帶來了利潤空間。但是,多家企業向記者表示,他們并不會因為有了利潤空間,就降低物流服務的價格。
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不鼓勵“因為油價降低,就再掀起一輪價格戰。”
事實上,盡管我國物流業已發展多年,但物流水平依然偏低,物流企業在微利模式下生存,為壓縮成本,爭取利潤空間而絞盡腦汁。
“物流企業獲取生存空間不能靠降價,而應該提升競爭力。比如替客戶省錢、省時間,以這種方式來形成競爭優勢,換取利潤。”蔡進表示,“物流行業,更看重于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是否到位。”
實際上,已經有一些先行者嘗到甜頭。被稱為國內零擔物流龍頭的德邦,其國內運輸干線能力較強。在業內看來,德邦并非依靠整合、聯盟,而是憑自身控成本、優化管理和客戶擴張積累而來。
“控成本體現在對細節的嚴格把控。”一位熟悉德邦流程的知情人士透露,“首先,德邦全是自營,能很好把握產品、服務質量。其次,是標準化管理,全國所有網點一樣,服務標準、準時性不會有折扣。”
據記者了解,德邦在收貨時對于重量、體積計算嚴格,“因為貨物重量、體積意味著后期信息化配送,也決定著載貨率與落單率的高低。”上述知情人士解釋稱,“只有一線把標準化嚴格執行,才能在后期的鏈條上運營更順暢。”
另一方面,如何讓國內高度分散的物流企業進一步協同,成為業內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物流產業長期高度分散。根據 《中國物流發展報告(2013-2014)》,2013年全國共有79萬家道路運輸公司,其中前20名公司在總市場份額中的占比不足20%,遠低于美國前五大公司60%的集中度。
因此,隨著資本不斷涌入物流,行業整合成為大勢所趨。四川一家物流小企業的創始人告訴記者,其公司所在的“手機一條街”,不久以前還有十多家物流公司,現在大魚吃小魚的情況越來越多,以前的小物流公司,更多地變成大公司的加盟店,或是渠道分銷商。
不過,在蔡進看來,高效的組織化也可促成資源整合。“把分散的企業組合起來,不一定要強調企業規模。”蔡進指出,“小企業有小企業的優勢,有它的靈活性。一家獨大調配起來或許不夠靈活,效率不一定高。”
蔡進進一步指出,實際上,美國的小型物流運輸企業平均擁有兩三輛車,規模并不是特別集中,但美國物流運輸行業的組織化程度較高,可以把兩三輛車的小公司都盤活。
在蔡進看來,效率高的關鍵在于組織化程度,而非規模;而組織化則可以靠行業協會,以及供應鏈來協同。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它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