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2015年3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2015中國天然氣國際會議”上,立志將天然氣重卡發展為企業戰略性車型的聯合卡車,其總經理助理杜仲在演講中表示,對我國天然氣重卡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并預測,2015年,我國天然氣重卡的產銷量或可達到創紀錄的6萬輛。
杜仲分析認為,近兩年,隨著國家治污力度的加大、排放法規的升級以及油價的持續攀高,天然氣重卡正逐漸獲得越來越多終端客戶及物流公司的青睞。數據顯示,2009年天然氣重卡一經落地商業化道路,便在短短的三年內,總體銷量突破了萬輛大關。兩年之后的2014年,其總體的銷量再度翻兩番,達4.3萬輛。
“2014年,中國天然氣重卡在銷量上,上演了一場‘前低后高’的過山車行情。”杜仲分析認為,受柴油車國三升國四的環保升級影響,這一年,中國重卡的總體銷量雖然下滑了13%,但以LNG重卡為主的天然氣重卡卻逆勢增長了近30%。特別是隨著國四環保法規的執行臨近,用戶購買天然氣重卡的熱潮在2014年的秋冬季被迅速點燃。
“2014年1—8月,全國的天然氣重卡銷量僅為1.3萬輛,9—12月,卻銷售了整整3萬輛,全年總體銷量為4.3萬輛。”杜仲認為,基于環保升級購買柴油車需要增加一次性購車成本及使用中需要添加尿素等使用成本的事實,天然氣卡車的優勢再度凸顯。“2015年,聯合卡車看好天然氣重卡的發展,今年產銷量預測可在6萬輛以上。”
杜仲表示,天然氣重卡的“看高一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跡可循。
從戰略層面上看,雖然重卡占汽車市場保有量的份額不足10%,但燃料消耗量卻占到了總量的90%。發展天然氣重卡無疑有利于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和空氣環境的治理。
從市場的角度看,在當前運輸環境越來越差、運費越來越低的市場面前,天然氣重卡的有效運輸,有利于降低運輸企業的運營成本。根據客戶的測算,在2014年的價格條件下,使用天然氣重卡可比柴油重卡節約至少30%的運費,優勢明顯。
從技術的角度看,我國主流企業的天然氣重卡產品技術大多成熟穩定,系列化程度高,續航里程長。在經濟、安全、可靠等基本的性能之上,兼具了智能化、輕量化特征的天然氣重卡正變得更有市場競爭力。
聯合卡車總經理助理杜仲
杜仲以聯合卡車為例。最近幾年,聯合卡車的天然氣重卡銷售持續增長。2014年,“聯合艦隊”憑借著(整)車+掛(車)+金融+氣站+氣體供應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了天然氣重卡在銷售上的持續突破。其銷量不僅占比企業總體銷量的40%,進入行業前五強,市場份額更是占到了行業比重的6%以上。
良好的市場前景讓聯合卡車將天然氣重卡列為了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其目標直指 “坐三望一”。
杜仲表示,2014年國際油價呈現出的斷崖式下跌,一度使天然氣卡車面臨著“逆替代”的風險,前景堪憂,但進入新的一年之后,來自宏觀層面的多個利好為聯合卡車進一步發展天然氣重卡注入了強心劑。即將上市的聯合卡車UV 平臺新產品對于清潔能源同樣也有重點考量。
杜仲認為,當前良好的宏觀環境也為天然氣重卡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春節過后,國內汽柴油價格連續出現多次上漲,國內油價在短短的2個月內出現“二連漲”,油價的走向由單邊的持續下跌變得漲跌互現,且大有“漲”比“跌”出現的次數更多的趨勢。與此同時,發改委宣布,從4月1日起,我國天然氣價格實現并軌。意味著我國的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了“破冰之旅”。油價大漲、天然氣氣價大跌的此消彼長,無疑為天然氣重卡接下來的市場地位做出了有力背書。
“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的攻堅戰,其中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的標準和質量是重中之重。2005年底前,還需要將注冊的營運黃標車全部淘汰。據悉,僅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的黃標車總量就有500萬輛之多。不難想象,在政府治污的鐵腕下,將有多少種值得樂觀的可能支撐著天然氣重卡的有力發展。” 杜仲表示,利好雖然頻頻兌現,影響天然氣重卡更快發展的不利因素卻也急需解決。
在當天的會議上,杜仲分析認為,中國的天然氣卡車如需獲得更快的發展,還需破解以下幾個難題。
在加氣站點的建設上,一是要解決當前我國加氣站點建設不均勻、客戶加氣不方便的難題;二是要減少政府的審批流程與時間,大幅度的縮減政府審批手續費。“當前,我國建設運營加氣站的審批手續龐雜,不僅需要7—9個部門、6—9個月的審批時間,還需要建設者支付近50萬元的審批手續費。”杜仲認為,政府設置的高門檻不利于我國加氣站點的布局。
依照《國家節能減排補貼》中2000元/噸的替代燃料補貼政策,原本每輛LNG重卡應該獲得5-10萬元的政策補貼。但當前,我國的補貼區域不僅少,且多集中在沿海發達區域。“每個區域獲得補貼的企業大多只有1—2家.”杜仲表示, 2014年,聯合卡車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僅三成的區域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聯合卡車,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