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風勁帆滿海天闊,乘風破浪正當時!4月20日再傳捷報,中國重汽&長久專用車3000輛中置軸簽約儀式在濟南成功舉行!這是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2018年簽下的第三個大單。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執行副會長馬增榮,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秘書長左新宇,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副秘書長宋夏虹,中物聯汽車物流分會秘書長助理張晉姝,北京物流協會會長林有來,重汽集團董事長王伯芝,重汽集團副總裁劉培民,重汽集團副總經濟師、銷售部總經理張曉東,長久集團董事長薄世久,長久集團黨委書記李延春,長久物流副總裁張振鵬,長久物流副總裁兼整車事業部總經理李大勇,長久集團副總裁、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總裁葛賢文,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副總裁兼滁州公司總經理朱寶權,長久改裝車系統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兼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周立峻,德融國際物流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趙鵬等出席了簽約儀式。同時,長久物流數百位承運商代表與諸多行業人士、媒體等也參加了會議。
對本次合作,葛賢文表示:“非常珍惜!長久專用車公司必將以實際行動,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最大程度的保證按時交車。長久和重汽有著很多年的友誼,在轎運車行業辭舊迎新的當下,長久與重汽精誠合作,整合各自優勢,必將創造出多贏的局面。”
在2017年,中國重汽實現整車銷售3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了905億元人民幣,是國內商用車行業運營質量和效益水平最好的企業之一。而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由長久集團自行設計制造,是國內第一款通過燃油達標的轎運車,也是首家符合新國標上路的中置軸轎運車。長久與重汽強強握手,必將為中國轎運車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在未來,兩家的合作范圍還將不斷擴大,物流服務、物流運輸、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都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喜報聲聲凱歌揚,捷書頻頻收河山。正如上所言,這是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2018年簽下的第三個大單。4月3日,一汽解放&長久集團轎運車戰略合作簽約暨千輛交車儀式在長春舉行。活動當天,長久集團旗下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千輛正式交付使用;4月9日,舉辦了2018北京區域轎運車生態圈春季合作洽談會暨福田戴姆勒&長久專用車中置軸轎運車千輛采購簽約儀式,在北京福田戴姆勒超級卡車體驗中心隆重舉行。
近階段頻繁簽下大單,長久速度讓行業驚訝和羨慕不已。為什么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能夠突飛猛進,跑出了火箭般的發展速度?從表面看,是長久中置軸轎運車裝載能力、收益與高性價比等方面的招招領先,助其成為商品車運輸的最佳選擇。而深入其中,卻是長久集團的未雨綢繆。早在921治標前,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就已經招兵買馬,并且頻頻去國外考察和學習,對中置軸轎運車歷經多年的苦心鉆研,2018的持續領先是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苦干多年的必然結果。
如果說去年4月于杭州召開的長久中置軸轎運車新車上市發布會已經讓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體現了優秀的特性,而今年春季的盛景足以彰顯出其卓越的特質。葛賢文告訴媒體:“沒有慢功夫,哪有好功底。長久今日的快速發展,也正是在薄世久董事長領導下踐行的匠心制造、智造精神。在中置軸轎運車項目創立初期,從整車設計到每一個零部件,都歷經多次試驗、實踐,才得以最終的確定、應用。”
眾所周知,長久是做物流起家,葛賢文表示,“我們完完全全站在用戶的角度,我們的每一輛轎運車,從管理層到車間的普通員工,都知道、都明白,每一輛車是給自己人用的,是給千千萬萬的兄弟們駕駛的。現在,對中置軸轎運車鉆研多年,許多年的慢工細活,終于結下了累累碩果。”對研發工作而言,前期的慢成就了后期的快,前期從優秀向卓越的鍛造,成就了后期的遙遙領先。歸根結底,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創建了兩大領先“引擎”。
一是創新“引擎”:裝載專利技術+率先采用國際技術+應用黑科技
葛賢文表示,“我們始終把技術作為發展勢頭的推動力,就是要做轎運車行業的‘華為’。” 大多數的世界級公司,都對所在行業的技術做出了卓越貢獻。比如汽車巨頭通用汽車,第一個使用日間照明燈、第一個推出電動車等等,每一項創新都讓行業發展得以提速;比如世界零售連鎖業巨頭沃爾瑪最早使用計算機跟蹤存貨、最早使用條形碼、最早使用無線掃描槍等等,一次又一次掀起了零售業乃至整個商業市場的革命。而長久也是如此,并打造出了“長久技術基因”。
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國內率先采用空氣懸架(也可選裝板簧懸掛),與傳統板簧懸掛相比,空氣懸架行駛更加平穩,對貨物及輪胎沖擊小,其高度可調節,制動距離短,整車使用壽命更長,能有效防止車輛高速行駛中轉彎、變道時甩尾側翻,并且使輪胎壽命延長12%以上,還具有降低油耗等優點。
車輛運輸工作多是跑長途,繁忙而勞累,大家都希望維修簡單、便捷,節省時間,更節省維修費用。長久中置軸轎運車采用高精度S型凸輪軸,確保將制動力精確的傳到制動蹄鐵上。其結構簡單,零部件高度集成化。此外,采用前翻轉結構的設置,駕駛室上層翻轉平臺帶有手動液壓舉升裝置,在發動機失去動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駕駛室翻轉,便于車輛維修。
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的平臺、踏板等全部采用液壓系統控制升降,下平臺采用機械自動化結構,幾乎無需使用人力搬動,僅需1人就能完成車輛裝卸。因此,在裝卸過程中操作靈活且減少了裝車時的折損幾率。
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的整車運用雙層裝載結構及平臺踏板聯動機構,實現商品車雙層插裝,由于采用了鍍鋅弧形活動踏板,裝載車輛時輪胎可做到下沉,有效的降低裝載高度、加大裝載空間。
據了解,長久中置軸轎運車應用了22項獨家專利技術,在中置軸轎運車前車與掛車之間采用了先進的耦合技術(牽引球+穩定摩擦環),能防止車輛轉彎或變道時掛車甩尾及側翻,有效提高中置軸掛車側向穩定性,這個牽引球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200萬次的牽引裝置動態試驗;比如采用了擺線馬達帶動絲杠專利技術控制上層平臺升降,確保上層平臺各升降點升降同步、平穩,避免裝卸車輛時發生磕碰現象;比如采用了全球專利的三維仿生制動蹄鐵接觸結構,可以保證蹄鐵在受力情況下自由運動,回位更順暢……每一項專利技術都體現了對駕駛者的呵護與關心。
除了核心技術,長久中置軸轎運車還采用了諸多“黑科技”。比如電路系統,電纜全部采用澆注一次成型的線束,雙回路設計,負極不搭鐵,以避免用電設備的電源正極搭鐵而產生的電路燒毀故障;比如輪胎自動充氣系統,系統利用剎車系統多余的壓縮空氣,自動為輪胎充氣;比如智慧交通系統,不僅是推進車隊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運輸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和提升安全性的重要利器。在合法、合規范圍內,都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選裝。
二是資源引擎:產業鏈領先+制造領跑+智造領航
幾乎所有的世界級公司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戰略或運營模式。比如數字化戰略是三星電子高速成長的秘密,而戴爾則是直銷模式的發揚光大者,而長久集團更致力于構建國際化、資本化的汽車價值鏈整合運營平臺,為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提供專業服務。
21世紀的巨頭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成功一再告訴我們,產業鏈的優勢決定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弱。對于國內一般制造型企業而言,在產業鏈布局上往往采取成本驅動。至于說產業鏈的生態融合,卻鮮有人在意和踐行。因此,大多數企業的產業鏈布局所帶來的結果僅僅是成本,甚至只是一種概念的態勢下,長久卻構建了一條真正能夠實現多方共贏的生態產業鏈。
長久集團創建于1992年,歷經26年耕耘,業務覆蓋長久物流、長久汽車、長久金融、長久改裝車、長久樂途車友會、千品貓電商等多個板塊,并將不斷開拓汽車領域的延展業務。這種基于價值鏈的航母規模,是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的發展基石和原動力。而長久中置軸轎運車更以做中國最安全的轎運車為使命,以構建完整產業鏈的模式,在配件方面自己生產、自己組裝,以此確保每一個零部件的品質達到最優,以確保轎運車的行駛安全。
葛賢文表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造,長久集團改裝車系統一直奉行的是產品主義,我們不僅要做好技術創新,還要通過實干來實現中國制造的升級,在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的生產基地,不僅有領先制造,還將領先智造。”建廠伊始,長久就引入了工業4.0思維,專為轎運車產品打造了智能生產線。如國內首先采用模塊化設計、節拍化生產流水線,高精度數字加工及機器人焊接等先進工藝裝備,具備國內轎運車行業公認的最高工藝質量平臺,為打造行業領先的高品質的轎運車奠定了堅實的裝備基礎。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工藝細節方面同樣實施領先模式,如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打砂、噴漆流水線,完善的涂裝工藝,實現打砂、底漆、面漆、烘烤,在封閉環境里一次完成,漆面質量及防銹能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目前,長久改裝車系統有滁州、吉林、河北三大轎運車生產基地,其中滁州基地年生產規模達8000輛,吉林、河北基地年生產規模各達3000輛,三個基地總生產規模達14000輛,這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生產規模的專業化轎運車制造基地,標志著長久專用車已經邁向了世界級專用車企業行列。
從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規車輛運輸車通行,標準化車輛運輸車比重達到100%。迎合法規變化及市場需求,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產品,以高安全、高效率、高舒適、低油耗的專業化產品優勢,加速推動行業邁向新時代。從一汽解放、福田戴姆勒到中國重汽,紛紛為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的專注、技術領先點贊。“長久順應時代,乘勢而上,才取得了今天的規模和優勢。”長久集團董事長薄世久先生指出,誠信經營是長久一直秉承的創業初心,敬業、求實、創新、奉獻也是長久的企業精神。從1992年到2018年,從民營企業到上市公司,從中國到世界,長久人一直踐行著這種精神。而在這種文化下,長久中置軸轎運車正在成為行業的主導者。在2017年,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市場遙遙領先,穩奪百分之六十市場份額。進入2018年,長久中置軸轎運車繼續穩坐王者寶座。通過5年研發、設計,長久中置軸轎運車推出符合新國標的創新型產品,不但汲取了歐美國家車輛運輸車的優點,而且結合了中國整車物流的實際需求。這種前瞻的創新精神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讓長久中置軸轎運車在新國標的風口下一路絕塵。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商用車之家,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