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在一年一度的天貓雙11到來之前,菜鳥網絡與聯合利華啟動了一項智慧供應鏈升級戰略。
新零售要求快速、精準響應消費者需求,這給商家帶來挑戰和機遇,如果能知道每一款商品對應的消費者在哪里,就可以動態優化供應鏈,實現精益管理,更快更好地觸達消費者。
這也是聯合利華與菜鳥啟動智慧供應鏈升級戰略的重要原因。希望通過打通大數據鏈路,把銷售預測、生產計劃、補貨計劃、智能分倉等「精細到每一款商品的顆粒度」,從而優化庫存、降本增效。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線上線下系統的打通,以及大數據的積累和分析處理能力。
而這就是菜鳥一直在做的。在菜鳥成立前,國內外的物流領域并沒有類似的公司,可以說整個菜鳥的運營和商業模式,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推動行業數字化
盡管聚焦物流領域,但菜鳥網絡并不是一個快遞公司。
在菜鳥成立時,馬云就給公司做出過清晰的定位:快遞公司能做的,菜鳥不做,快遞公司不能做,或者暫時做不到的,菜鳥來做,最終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戶體驗。
因此,從菜鳥成立那天起,就一直在通過技術的創新,試圖解決傳統快遞企業和商家面臨的效率和成本的問題,希望讓整個行業數字化起來。
電子面單就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在菜鳥的推動下,目前國內排名前15的快遞公司已全部實現電子面單的普及使用,意味著占全國電商市場份額90%以上的主流快遞企業全部完成了快遞基礎業務的信息化。
所謂面單是指寄送快遞時需要填寫的快遞單。之前的紙質面單多是不同快遞公司自己定制,格式不統一,電商為了批量發貨不得不接入不同快遞公司的打單系統,接入成本高,并且由于紙質面單沒有接入數據平臺,快遞公司需后期手工錄入簡單信息,錄入成本也很高,這也導致快遞行業一直未能實現智能信息化管理。
區別于傳統紙質面單,菜鳥從2014年開始聯合十幾家主流快遞公司推出的電子面單系統可以自動串聯發貨商家、送貨快遞公司、與收貨消費者以及干支線路的數據信息,基于電子面單串聯的數據,可對快遞鏈路進行一系列優化,使用電子面單,分揀效率提升了50%以上。
類似這樣利用行業數字智能化幫助快遞行業提升效率的嘗試還有很多,包括物流預警雷達可為雙十一等旺季提供物流數據預測和預警;智能路由分單可以做到精準分揀,提高快遞公司內部的運作效率等。
今年雙11前夕,菜鳥又宣布上線視頻云監控系統「智慧天眼」,意味著全國各類物流場站內的百萬個攝像頭,將從簡單的監控回溯設施,升級為智能感知設備,能夠識別車位是不是空閑,還有卸車裝車作業是否在正常進行,以及場站內堆積度是不是飽和,通道有沒有被堵塞。原本需要使用人力現場巡檢的工作,均由攝像頭完成實時識別,第一時間智能推送給總臺,由總臺調集人員迅速處理。目前,德邦已率先試用這套基于物流IoT技術的系統,經測算,快遞站內流轉效率提高了15%,預計一年可節省成本近千萬元。
「這些年大家都有明顯感受,哪怕是雙11,物流速度也快起來了,爆倉越來越難聽到,這與我們事先跟合作伙伴做了很多數據分析和預測有關,可以精確到這條線路可能有多少單量、備多少輛車。」菜鳥網絡副總裁王文彬指出,而在以前,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會有多少包裹要遞送,更不知道從浙江發往北京的路上要有多少包裹。
不只是科技公司
這幾年,菜鳥一直希望通過對整個天貓雙11物流全鏈路的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對商品銷量以及購買人群進行預測,以提高遞送效率。
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歷史數據,可以對爆品在不同城市的銷量做出預測,并據此建立前置倉,提前將商品布局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如今,前置倉已覆蓋所有一二線城市。
這里說的前置艙,很多都是菜鳥自建或自租的倉庫。針對不少商家反映的很多傳統經銷商的物流倉儲能力及運作水平遠遠跟不上新零售背景下的需求的現實,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已在全球連接了3000萬平方米的倉庫,因此,菜鳥并不是只是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還在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倉庫規模的擴大,菜鳥也希望給倉庫添加智能化的基因:用機器人提高分揀效率,讓骨干網的節點樞紐變得更加智能。目前已在十幾個倉庫實現自動分揀、機器分揀。
在菜鳥無錫未來園區,單倉就有近700個機器人,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機器人智能倉庫。近3萬平米的庫區內,近700臺機器人形成一個繁忙的智能運輸和工作系統,他們會互相避讓,自己充電。
此外,比7層樓還高的立體倉庫、高速分揀機、機械臂等智能設備,也分布在全國多個物流園區內,實現了園區智能化管理,自動化訂單生產。
智能設備會把商品拉到倉庫內,機器人自動將貨物存儲到貨架上;商品售出時,機器人會自動定位并取出指定的商品。
今年9月,菜鳥又與圓通速遞聯合宣布,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在圓通杭州轉運中心正式啟用。高峰期內,2000平方米的場地內,350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50萬包裹,機器人三天的行駛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
機器人可以自動根據包裹流向的不同,將包裹運到對應區域格口。到達指定位置后,機器人上的托盤豎起,包裹被倒入格口,然后順著通道從二層滑到一層包裹裝運區,完成整個過程僅需十幾秒。每天有批量去往近300個不同目的地的包裹,就被這套設備高效分揀集中。
這也是今年5月31日菜鳥宣布的IoT戰略的一部分,目前正聯合行業一起推進IoT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實現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多種物流要素實時在線,并進行智能調度,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菜鳥有一支專業團隊專門解決多機器人調度技術,其實質與AlphaGo下棋是同一個問題。」 菜鳥高級技術專家李建軍介紹,「AlphaGo能擊敗人類,在于極強的預見性。菜鳥的算法能力,讓每一個機器人具有極強的預見性,通過人工智能加IoT技術,實現多機器人同時密集作業,提前規劃最優搬運線路,優化資源配置,避免碰撞,高效完成搬運任務。」
跨境電商的三張網
對菜鳥來說,創新的邏輯就是要解決問題,不管是提高整個物流業的效率,還是降低成本,或是改善用戶體驗,而如今,他們又開始研究如何通過創新解決買全球,賣全球的問題。
傳統跨境物流鏈路很長、環節又多,包裹發出去了,物流信息經常是脫節的,沒辦法實時跟蹤包裹,商家和消費者都只能等待。
傳統跨境物流也沒有客服體系,中小商家遇到問題往往找不到人,加上配送慢、體驗差等問題,傳統物流無法滿足中小商家的跨境貿易。
從兩年前開始,菜鳥就聯合商業物流伙伴,在全球各地開通物流專線,并且多次升級,并在全球尋找倉庫。
如今,菜鳥已在美國、歐洲等地推出了300多條物流專線,連接了230多個跨境倉,希望搭建面向未來的全球包裹運輸網絡、全球供應鏈網絡和全球末端網絡的三張網。
比如在阿里巴巴旗下面向全球市場的在線交易平臺速賣通上,現在的全程物流信息都已經實時可見了,再也不用擔心貨物丟失。還有專門的客服體系,商家不用再分散對接物流商。由物流原因導致的糾紛退款,平臺還會提供相應賠付。
除了幫助中小企業出海,菜鳥也在幫助全球商家的好貨加速進中國,比如新晉上線的全球供應鏈服務,可以到商家的生產源頭接貨,運達中國各大口岸。
下一步,菜鳥還將繼續拓展商業物流解決方案,通過布局海外倉、拓展海運和空運干線、搭建海外末端設施,在重點市場加快推進智能物流骨干網,幫助中小企業參與全球貿易。
而在這期間,能夠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并按照統一的規則運作就顯得極為重要。
「菜鳥目前只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一半是技術人員,所以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協同的網絡,網絡究竟怎么建立起效應來,比單一的一家物流公司更有張力?這些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每一個業務,每一步探索,都要創新去做。」菜鳥網絡市場公關負責人牛智敬說。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