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此文源自廠家供稿,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
——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1.09%的柴油機為什么會誕生在中國的濰柴?一百多年后,作為“后來者”的濰柴如何改寫了行業歷史格局,開啟了中國人領跑的新篇章?
翻一翻譚旭光的“人才賬本”或許能給你答案!
人才不是成本,是資本
“科技人員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譚旭光在人才投入上可謂不計成本,敢爭敢搶敢燒錢。
為了“筑巢引鳳”,濰柴斥資超過110億元建設的科學技術研究總院,于10月30日正式啟用。該研究中心布局“八院一中心”,全面整合發動機研究院、大缸徑發動機研究院、液壓傳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電控與軟件研究院、未來技術研究院、智慧農業研究院、工藝工匠研究院、產品試驗測試中心等平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創新高地。
“在新的科學技術研究總院平臺上,我們要聚集起全球最頂尖的人才資源。”譚旭光表示,未來,濰柴國內科技人員要從現在的10000人增長到20000人以上,海外科技人員要從現在的3000人增長到5000人,博士團隊要從現在的500人增長到1000人,真正打造一支全球行業最強的研發軍團。
向科研傾斜,無上限
“資金上,上不封頂。”這是譚旭光給濰柴熱效率攻關團隊的承諾,“一切有利于激發創新的事情要堅決辦、立即辦、辦到位。”在濰柴,譚旭光的宗旨就是讓科技人員最滿意、讓科技人員搶著干、讓科技成果大爆發。據悉,除了參與攻關熱效率的核心團隊,濰柴發動機研究院共有1000多人參與此項目,累計投入42億元。而最終,他們連續2年創造了柴油機本體熱效率突破50%、51%的行業奇跡。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濰柴始終保持研發高投入。2022年,面對全球疫情反復、行業大幅下滑等不利因素,濰柴集團堅持研發大投入不動搖,近10年,僅發動機業務累計投入超過300億元。
市場化機制,公平分配
“不要給青年科技工作者設‘鳥籠子’,要學會‘放鴿子’”。實現未來濰柴的科技目標,譚旭光認為,在人才方面,要從“哄著干”到“搶著干”。人才的核心之核心是生態,要在所有的科研系統建立硅谷生態、特區生態,要讓科技人員明白、算清他的科研成果值多少錢,實現成果與回報的對等。
今年4月份,在濰柴集團2021年度科技激勵表彰大會上,譚旭光拿出6441萬元獎勵科研人才,不受職級限制,完全以貢獻大小為標準精準激勵。此外濰柴還搭建了科技榮譽榜,完善“濰柴科學家”“濰柴青年科學家”榮譽體系,讓創造價值的科技人才名利雙收。
濰柴堅持“高壓力+高貢獻+高薪酬”的市場化導向,創新性實施前置激勵、股權激勵、科技創新重大激勵,建立了行業領先的多元化綜合激勵體系,激勵著全體科技工作者不浮躁、不忽悠、不信邪,創造出更多引領性、顛覆性、震撼性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