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汽集團大規模調整內部組織架構的同時,位居行業第五位的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也正在以新的架構模式梳理旗下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其中包含了具有皮卡生產資質或規劃的北汽有限、北汽銀翔兩家皮卡企業。
記者獨家獲悉,5月下旬,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股份)將所持有的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有限)51%的股權轉讓給了北汽集團。隨后,北汽集團籌建整車事業本部,全面梳理北汽股份之外的整車業務板塊。
據一位接近北汽集團的人士透露:“該整車事業本部的業務將覆蓋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北汽廣州公司)、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北汽銀翔)、北汽有限、北汽集團越野車分公司等幾個整車板塊,全面管理這幾大整車公司的研發、采購等業務。”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今年3月曾表示,北汽產銷量今年計劃達到210萬輛,銷售收入2600億元,利潤突破200億元。對于北汽集團來說,能否進入第一陣營,仍取決于旗下自主品牌的發展速度。
全面管理多家整車公司
事實上,在此次北汽集團組建整車事業部之前,北汽集團及旗下各公司的高管曾進行過一系列調整。汽車分析師鐘師認為:“這是北汽集團提高集團決策力和影響力的重要舉動。”
在2010年9月北汽股份成立之時,北汽控股乘用車事業部作為北汽集團旗下的優質資產納入到該公司,主要生產和銷售SUV和軍用輕型越野車的北汽有限也被劃入該公司。
在北汽股份之外,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廣州公司、北汽銀翔依然承擔著乘用車業務的開發、生產和制造工作。
資料顯示,北汽銀翔是北汽集團和重慶銀翔實業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該公司以開發和生產微型車、SUV、MPV、皮卡等乘用車產品為主;北汽廣州公司是北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力產品為SUV和MPV。目前,這兩個公司與北汽股份、北汽福田、海納川等公司均為北汽集團的一級子公司。
“這樣的組織結構并不利于北汽集團的資源協調、優勢資源互補和成本優化。”上述接近北汽集團的人士認為,“北汽需要一個職能部門來進行管理和協調。”
為此,北汽集團開始籌建集團旗下的整車事業本部,該事業部將全面管理北汽廣州公司、北汽銀翔等整車公司。
“北汽有限旗下的黃驊基地,也在該整車事業部的管理之列。”上述人士表示。據了解,黃驊基地以生產卡車、越野車、輕型客車、微型客車及相關配套零部件產品為主,其中一期規劃產能20萬輛,全部投產后具備40萬輛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能力。
至于這一整車事業部將由誰來掌管,上述人士并未透露。
彌補自主乘用車短板
對于北汽而言,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是其急需彌補的短板。為此,北汽集團在“十一五”期間收購了薩博核心知識產權、設立北汽研究總院、成立北汽控股乘用車事業部,布局乘用車生產基地。進入“十二五”之后,各個板塊業務相繼運轉。其中,北汽集團湖南株洲基地生產的威旺系列微車,以及E系列轎車業務提速。
數據顯示,2012年北汽E系列轎車和威旺共銷售6.6萬輛,同比增長600%。其中,微客“威旺”銷售4.64萬輛;自主品牌轎車“E系列”車型銷售2.0萬輛。今年1~5月,威旺實現銷售42887輛,同比增長435.2%;E系列銷售15515輛,同比增長579%。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當前E系列轎車和威旺的銷量提升明顯,但是這和基數小有必然的聯系。”
今年5月,北汽基于薩博平臺開發的首款中高端轎車紳寶上市。從紳寶首月上市的銷量來看,要完成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要求的年銷量突破2萬輛的任務依然存在挑戰。數據顯示,5月紳寶銷售517輛。
按照北汽的規劃,今年廣東增城基地也將投產。不管是中高端車型的上市、部分車型銷量的提升、生產基地的投產,還是對乘用車業務的梳理,都是為了北汽集團2015年整體目標的實現。
根據北汽規劃,2015年北汽自主品牌汽車產銷量將超過2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將達到90萬輛。在自主品牌業務提升的基礎上,北汽集團計劃在“十二五”末實現年產銷量350萬輛,銷售收入4000億元的目標,沖擊我國汽車集團第一陣營。
提高自主品牌發展速度
北汽的目標是宏偉的,但是這一目標正在承受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數據顯示,處于行業第四位的長安集團2012年的銷量為175萬輛,北汽集團的銷量為169萬輛,兩個集團年銷量僅有6萬輛的差距。
進入2013年,這兩個集團的之間的差距并沒有縮小的趨勢。數據顯示,1~5月,長安集團和北汽集團的銷量分別為94萬輛和83萬輛。
不僅如此,長安集團確定了2015年銷量突破400萬輛的目標,這一目標高于北汽。
在北汽調整乘用車板塊發力第一陣營的同時,廣汽集團也在為進入第一陣營而積極籌備。根據廣汽集團的規劃,2015年該集團計劃產能達到300萬輛,年銷量240萬輛以上,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奮起直追的廣汽,對于北汽來說,也是潛在的威脅。
同時,廣汽集團為了實現目標,也在今年進入了深入調整期。不僅集團和旗下投資公司的管理層做了人事變更,而且日系車在華的整體復蘇,也將推動對日系合資企業依存度較大的廣汽逐漸恢復。
面對長安集團的壓力和廣汽集團的追趕,北汽集團想要實現行業第四的目標,加速調整乘用車板塊,提高自主品牌發展速度成為了制勝的重要籌碼。